伯当故里灯笼画创于1869年,由内黄县马上乡谭头村民间木板年画艺人王治江(1846年生)在结合开封灯笼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1869年,王治江到开封销售木板神像年画,王治江拜当地一高姓灯笼艺人为师,学习制作灯笼技艺。艺成后,他把此艺和所擅长雕刻木板年画母版和印刷年画技艺结合,制作出造型精巧、价格低廉、工艺讲究、色彩绚丽、并销往晋冀鲁豫京津等地,成为当时著名木版灯笼画、灯笼品牌。因为谭头村是隋唐大英雄王伯当的故乡,加之村两头筑建书有“唐王御封”、“伯当故里”大字牌匾的牌楼,所以人们将其称之为“伯当故里灯笼”,将其粘贴在灯笼上的画称为“伯当故里灯笼画”。

王治江创立伯当故里木版灯笼画后,把技艺传于子王福曦,伯当故里灯笼、木版灯笼画初步发展起来。近年来,伯当故里灯笼画在第四代传承人王东希的研发下,汲取民间绘画、剪纸等民间工艺美术优点,创作出一系列新型灯笼画,又重新得到人民群众、专家学者和艺术收藏界人士的欢迎。

伯当故里灯笼画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其取材内容多用民间故事、吉祥喜庆、神像、戏文、时事等,包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记录和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凝聚于其中的思想、情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是集体手工劳动的艺术结晶,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近期热门视频

安阳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安阳融媒
值班编辑|闫倩倩
责编 | 郭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