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雪,满大街都是“雪容融”。今天(13日)凌晨起,北京迎来虎年首场降雪,四处悬挂的红灯笼秒变“雪容融”↓




刷屏全网的“雪容融”背后有着怎样的巧妙设计?
23岁设计者吉林艺术学院学生姜宇帆向总台记者揭秘
截稿前一天定下红灯笼形象
“雪容融”是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作为另一位新晋“顶流”,TA是最可爱的小灯笼:
2018年,正在读大三的姜宇帆参与报名了设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征集活动,麋鹿、中国结、饺子......姜宇帆尝试多种元素后,直到截稿前一天她才从红灯笼里获得灵感。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是一个边境小城,临近春节,年味儿特别浓,大红灯笼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大街上随处可见,很喜庆,最终决定就是它了!”
2019年1月21日,姜宇帆接到北京冬奥组委通知,她设计的中国结红灯笼形象从全球征集的近60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前十名。之后,姜宇帆和老师、同学修改方案32套,设计手稿超10000张。
修改期间,奥组委提出希望吉祥物更加有生命力。姜宇帆尝试加入了动物元素:鹿角、翅膀、头饰......但效果并不满意。
最终在团队的“头脑风暴”下,大家决定在红灯笼的顶部添加“长城纹”造型、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
“这些图案象征吉祥、和平,有着浓浓的中国风,突出地方特色。”
“雪容融”的肚子会发光:点亮每位运动员的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雪容融”的肚子会发出暖黄色的光,寓意着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也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姜宇帆表示,温暖的灯光可以点亮每位运动员的梦想。


目前,正在读研二的姜宇帆说,“雪容融”火了后,自己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这么多人喜欢‘雪容融’是对我的认可,我很受鼓舞,未来会继续坚持走设计这条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