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河西村有个叫何书旺的书生,何书旺自幼丧母,父亲何天风腿脚不便,所以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何书旺的身上。何书旺自小就爱读书,尤其喜欢鬼怪类的书籍,但凡听说哪有这类的书籍,即使是爬山涉水也要借来一读。
这天,何书旺到街上给父亲买药,走到街的拐角处便听到有人在讲故事,说的是西汉时期一个男子到山中打猎,遇到了一个成仙的狐狸,何书旺越听越入迷,听完之后便问讲故事的人在哪看的这些故事,讲故事的人说:“河西村十八里铺有个书馆,里面有你想看的各种书。”何书旺听了十分高兴,回到家中便把父亲安顿好,自己则前往西河村十八里铺,希望能借上几本,好好的饱读一番。
从家里到十八里铺,路途遥远,走着走着天便黑了。何书旺想着先找个客栈住下来明天继续赶路,结果走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一家客栈。就在何书旺准备坐在石头上歇一歇时,忽然看到不远处灯火通明,看上去很热闹的样子。何书旺想着应该是个村庄,便加快脚步,走进一看,发现不是村落,而是一群狐狸抬着花轿正去往迎亲的路上。
何书旺记得小时候母亲说过狐狸夜里娶亲千万不能偷看,偷看之后就会惹上麻烦,狐狸是很记仇的。但何书旺还是忍不住跟着狐狸,看看狐狸将要去哪里迎亲,跟到半路,就见狐狸转头一看,便朝着何书旺诡异一笑,何书旺不禁吓得赶紧躲了起来。
何书旺不敢再继续跟着了,于是便趁着月光找到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可能是白天赶路太累,没过一会儿何书旺便睡着了。睡着之后便梦到了母亲,只见母亲跟何书旺说:“孩子,狐狸盯上你了,赶紧回家挂上白灯笼,连续三日,不管是谁叫你开门,一定不要开。”
何书旺不禁被这个梦吓醒了,赶紧顺着原路返回了家。到家之后已经是夜半三更了,何书旺趁着天不亮赶紧敲开卖扎纸的店门,买了些白灯笼就赶紧回家去了。到家之后就赶紧把白灯笼挂到自己的家门口。没过一会儿只见一阵凉风,月光之下突然多了一群狐狸,吹着喇叭,抬着花轿,看来是来迎亲了。
何书旺把母亲梦里叮嘱给自己的话牢牢地放在心上,关上门,挂上白色灯笼,不管狐狸怎么叫都不开门,第一夜算是平安度过了。事过之后父亲便问及何书旺为何在家里挂上白灯笼,家里又没有死人,这样不吉利。何书旺为了让父亲安心便把昨天遇到的事情给父亲说了。父亲只说:“糊涂啊,狐狸向来记仇,不会那么善罢甘休的。”
吃过晚饭,为了安全,父亲便陪着何书旺一起守夜,生怕出什么岔子。子时一过,便吹来一阵凉风,何书旺知道,是狐狸来了。狐狸喊了几遍,何书旺就是不开门,于是狐狸就走了。走过没多久,又听到有人敲门,但这次不是狐狸,而是隔壁家小翠的声音,何书旺心想:这都半夜了,小翠家里遇到什么事了吗?于是何书旺便问小翠有什么事,只见小翠哭哭啼啼的说:“家父生病了,想让何书旺背上父亲去看下郎中。”何书旺想着狐狸已经走了,应该没事了,于是便打开门,只见一阵狂风把何书旺卷到狐狸的一匹马上。
任凭何书旺怎么动都无法从这匹马上下来,自己好像被活活的粘到了这匹马上。父亲一看,不禁捶胸顿足,没想到狐狸这么狡猾,化作小翠的声音骗何书旺把门开。何书旺就这样被狐狸带走了。父亲记得村口有一个道士会些法术,便踉跄地走到道士家门口,敲开道士家的门。道士一看三更已过,错过了时辰,何书旺今天是回不来了,只能等明天了,明天是狐狸回门的日子,如果何书旺没有跟狐狸拜堂的话,还有最后一丝机会。
这边再看何书旺,已经被狐狸抬入洞中开始拜堂成亲,何书旺之前听人说过,一旦和狐狸拜了堂,就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何书旺便说:“我家中有一传家宝,是母亲留给我未来妻子的,依据我们当地的习俗,拿上这个传家宝再一起拜堂成亲才算是真正的成为了一家人。”狐狸看何书旺没有反抗,也是万分高兴。
第三天很快就要来临了,何书旺的父亲和道士便提前在家中等候,终于等到子时了,只见一阵冷风吹过,狐狸和何书旺就来到了家门口,何书旺刚进家门,道士赶快把提前准备好的狗血泼到何书旺身上。狐狸见状便上去抢人,只见道士大声一呵:“如若再来犯我家门,定断你百年修为,快快回到你的地方去吧,每逢过节,我让何书旺在门上提前给你们准备好贡品,十年之内何书旺都不可迎亲娶妻。”狐狸见状便化作一缕烟消失不见了。
何书旺终于得救了,但也付出了代价。这次多亏了道士,不然何书旺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人间了。何书旺不禁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听母亲的话,从那之后,何书旺便在家里开了一个书堂,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日子过得也算过的平安幸福。其实幸福就在当下,珍惜当下,做好当下的事情,也一样能过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