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灯笼网 - 灯笼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公司资讯 | 行业知识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律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政策法律 > 岚台传统灯笼里的“福”文化
V.biz | 商业搜索

岚台传统灯笼里的“福”文化

信息来源:ddll.com.cn   时间: 2023-01-14  浏览次数:28

近日,记者走进台湾小镇台湾民间彩绘伞灯体验馆,一盏盏形状各异的灯笼展现在眼前。其中,平潭“双非遗”贝雕灯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灯笼上不仅题有“福”字,还有贝雕刻成的石牌洋、石头厝、船只等造型。

“平潭贝雕结合台湾伞灯,有着两岸相连、福泽连绵之意。”体验馆创始人康桂箖介绍,她不断尝试融合岚台两地非遗文化元素,设计制作出平潭“双非遗”贝雕灯笼,体现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康桂箖(左)向记者展示新制作的灯笼。

康桂箖是岚台传统灯笼传承人,推广灯笼制作工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她开办彩绘伞灯体验馆的初衷。伞灯,是流行于台湾地区的一种灯笼,因不用时可像纸伞一样收起而得名。康桂箖表示,岚台传统灯笼的骨架用的是台湾高山桂竹,竹子多节,代表节节高升;竹子又多生竹笋,有多子多福、绵绵不断之说。

2018年8月,康桂箖来到平潭,开设了台湾民间彩绘伞灯体验馆,成为伞灯在平潭的“代言人”。2019年,“岚台传统灯笼”入选平潭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康桂箖还尝试将脱胎漆艺与贝雕灯笼进行融合创作。她认为,只有不断创新工艺,才能让岚台传统灯笼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发扬,传递两岸情感的温暖联结。

灯笼是中国人喜庆节日的象征,寓意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换上一身汉服,穿梭在色彩斑斓的灯笼里,看着灯笼上吉祥的祝福,新年的希望和幸福在这一刻油然而生……(融媒体记者 孙梦玲)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灯笼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