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灯笼网 - 灯笼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公司资讯 | 行业知识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律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沙峪村的红灯笼:富了村民的口袋,暖了贫困户的心
V.biz | 商业搜索

沙峪村的红灯笼:富了村民的口袋,暖了贫困户的心

信息来源:ddll.com.cn   时间: 2021-07-11  浏览次数:31

缝红布、穿骨架、烫印花、粘金饰、安穗子……年关临近,在西池乡沙峪村满堂红灯笼厂车间里,一派红红火火喜迎新春的劳动场景,一车又一车的灯笼从这里装车发往各企业以及长治英雄台市场,在给千家万户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时,也在带动贫困群众和留守妇女增收致富上探索出了新路子。

红灯笼

沙峪村的红灯笼:富了村民的口袋,暖了贫困户的心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灯笼厂,看到偌大的车间里晾晒着一个个大红灯笼,妇女们忙着缝红布、穿骨架、烫印花、粘金饰、安穗子,整个厂区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沙峪村的红灯笼:富了村民的口袋,暖了贫困户的心

正熟练穿灯笼骨架的沙峪村村民项丽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就业,就是‘稳稳的’幸福。以前冬闲,没有一分收入。现在好了,一个月有1500元收入,花钱有了底气。多亏家门口有这么个厂子,既没有污染,又是手工活,既能挣到工资,还能照顾家里,我和工友们都很开心。”

沙峪村的红灯笼:富了村民的口袋,暖了贫困户的心

如今,为赶上元旦和春节两个销售旺季,该企业加班加点进行加工,“巧娘”们亲手制作的红灯笼高高挂起,照亮了她们走向致富的幸福大道。沙峪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里有1300余人,其中79人是贫困户。这个灯笼厂是2017年西池乡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由该村的第一书记王力带领创办,现有20余名工人,其中有贫困户,也有留守妇女。经过三年的发展,由手工小作坊发展成为占地3000平方米的规范化灯笼厂,年生产近8万只灯笼,销售额达到100万元。

沙峪村的红灯笼:富了村民的口袋,暖了贫困户的心

该厂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良好的设计理念与传统专业的手工技艺相结合,形成了“精致、精细、精美”的产品特色。随着订单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灯笼厂收益将全部用于扶贫工作,

初步计划是:为沙峪村6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发放生活必需品;为贫困学生提供基本生活费;为部分特困户提供基本生活费,让更多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沙峪村的红灯笼:富了村民的口袋,暖了贫困户的心

沙峪村的红灯笼:富了村民的口袋,暖了贫困户的心

灯笼厂负责人王建丽说,“这灯笼看上去简单,但它的制作工艺其实很繁琐,像装模、绕钢丝、刷胶、贴纸、下模封口等流程,全部都是纯手工来操作。大伙儿都说,现在做灯笼不仅要快,而且更要看质量,只有用心先把质量做好了,厂里的发展才会更好,大家的生活才会更好。如今,这门手艺为农村留守妇女开辟了一条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就业增收的门路。我们也希望依托这个平台,带动更多的姐妹们就业,撑起全区女性创业就业的‘半边天’。”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灯笼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