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灯笼网 - 灯笼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公司资讯 | 行业知识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律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灯笼黄”第四代传人讲述元宵花灯的“变与不变”
6.biz | 商业搜索

“灯笼黄”第四代传人讲述元宵花灯的“变与不变”

信息来源:ddll.com.cn   时间: 2020-01-10  浏览次数:10

“灯笼黄”第四代传人讲述元宵花灯的“变与不变”

【解说】元宵节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近日,记者在北京见到了老北京非遗“灯笼黄”的第四代传承人马海捷,听他讲述元宵花灯的前世今生。

【同期】“灯笼黄”第四代传人 马海捷

正月十五是被称为叫上元节,我们老说天官赐福,其实以前,我听老辈人说,家家都要点灯,不管你们家有多穷,你说我买不起灯,我拿芦苇杆我自己做一个灯,我也要点灯,因为这个灯亮,它代表着一种希望,来年它还有一个好的光景。

【解说】光影绰绰的锦鲤走马灯、通透逼真的莲花灯、玲珑精致的绣球灯,在马海捷的工作室中,各式花灯将屋子装点得五彩缤纷。在这些花灯中,马海捷最中意的就是吉利灯,他介绍说,蒺藜本是一种扎人的草,取“吉利”的谐音,吉利灯就是仿照蒺藜草长满尖刺的圆球样子制作的。吉利灯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耗时,通常一做就是一整天。

【同期】“灯笼黄”第四代传人 马海捷

把它拿这个订书器给它固定在这个纸上,省得它跑,给它固定完以后,你就可以按照这个模子,然后就可以去刻,这个刻的时候就是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刀一定是旋,它在往前推着,你不能把这刀拔出来再插进去那样的,推着这样往前旋着,再有一个,刀刃一定要朝外,刀刃不能朝自己。

【解说】刻好了花样,在白纸上均匀抹上胶水,将镂空红纸小心贴在白底上,而后沿边裁下。接下来就是上色。

【同期】“灯笼黄”第四代传人 马海捷

绿叶,粉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芯,给它上好颜色。十张摞在一起,用订书器把它订好,订好以后干什么,扎孔。扎孔要注意,就是一定要扎得匀,一排一排地扎,你不能说东一下西一下,而且扎的时候,不能扎着叶子,花瓣花芯都不能扎着,一定要让出去。

【解说】吉利灯依靠纸片上的针眼透光,针孔扎得越密,点亮后灯就越发剔透、流光溢彩。扎好孔后,将平面三角折成立体椎体,这就是吉利灯的角。吉利灯通常没有骨架,全部用纸做成,通过胶水以几何平衡结构相互连接,全灯共12个角。对熟练工来说,组装一盏吉利灯也要半小时时间。元宵花灯历经四代,马海捷见证了花灯的“变与不变”。

【同期】“灯笼黄”第四代传人 马海捷

这个吉利灯就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尺寸,当初这样的尺寸不太适合游客携带,这种小的吉利灯它的直径只有8厘米,因为它小,它同样是要用刻刀去刻,它做起来的难度就会很高,扎的这个孔,也都谁需要用绣花针,然后在放大镜的下面,然后去扎这个孔,这大的它有大的难处,它粘的时候,组装的时候不太好组装。

【解说】如今,马海捷已辞去原来的职业,专职做花灯技艺的教育和传承。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范思忆 北京报道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灯笼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