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装饰品,但用藤条编就、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的藤编灯笼你见过吗?在霞拔乡仁里村的福州盛宇工艺品有限公司就是这么一家专门从事藤编灯笼制作的竹草编加工厂,现在就跟着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盛宇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厂房位于永泰县霞拔乡仁里村,在过去,仁里竹编可算是永泰竹编界的翘楚,村中竹草编加工厂更是有四五十家之多。但近年来,仁里竹编日渐没落,到现在只剩下一家盛宇工艺品有限公司仍在坚持传统技艺,它也是村中唯一一家成功转型并迎来新生的竹草编加工厂。
在仁里村口,一下车就可以看见高大的石坊,“颍川陈氏,编艺仁里”八个大字镌刻其上,记录着仁里编艺的辉煌。仁里村内大多是颍川陈氏后人,高峰期时,曾有九成村民以编艺为生,竹草编是村中代代传承的传统手工艺。时光荏苒,曾经的辉煌随岁月消散,如今只有盛宇工艺品有限公司仍在坚守。谈起公司的负责人陈和钦,村民们称赞连连:“他们家的产品都是自己设计的,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心思在这门手艺上了,只有他还在坚持,所以其他工厂都倒了,只有他们家还办得好好的。”
在村民的指引下,小编找到了盛宇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厂房,院子里被满满当当的藤编灯笼占据。
厂房内,一位老师傅正在焊接藤编灯笼的模型,只见他手法娴熟,说话间就焊好一个模型。师傅告诉小编,这些模型焊好之后会发到编工师傅手里进行编制,等编工编好之后再收回到厂里收尾,打包出口。
盛宇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和钦告诉小编,目前公司里有40多位编工师傅,都是村里手艺精湛的竹草编老师傅。在大部分的竹草编厂倒闭之后,他就把老手艺人聚在一起,既实现老手艺的传承,又能给老手艺人增收。
“在之前,我们仁里竹草编一直都是广交会上的畅销品。但近些年来,因为缺乏创意、不耐保存这些问题,产品慢慢失去市场,村里的竹草编厂陆续倒闭。2012年参加广交会的时候,我在其他摊位上发现许多国外客商都喜欢藤编灯笼,于是我回来自己制图打样,做了100多款藤编灯笼参加第二年的广交会。没想到我设计的创意产品竟然打动了国外客商,慢慢的订单进来了,公司的知名度也打出来了。”陈和钦告诉记者,从竹草编改做藤编,到现在生产专供出口的产品,一年大概会有500万的产值。
现在,陈和钦每年都会花2个月的时间设计图纸、打样,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他深谙一个道理: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产品的竞争优势,才能赢得市场。
仁里的竹草编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藤编技艺却在时光的打磨中越发成熟。现在,仁里村越来越重视这些老手工艺的传承、创新,就在2018年,为了挖掘产业、展示产品,仁里村还特地布置了一间编艺品展示厅,展示了七八十种样式的竹草编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