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灯笼网 - 灯笼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公司资讯 | 行业知识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律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知识 > 黔江民间手工艺:梁氏竹编灯笼
T.biz | 商业搜索

黔江民间手工艺:梁氏竹编灯笼

信息来源:ddll.com.cn   时间: 2012-07-24  浏览次数:825

    “高炉号子”、“吴幺姑”、“向氏花灯”,在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的这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你知道吗,在马喇镇还隐藏着一种鲜为人知的民间手工艺——梁氏竹编灯笼。在梁氏家族中,这种竹编民间手工技艺,如今仅仅靠几位老人去坚守传承,这朵民间手工艺中的奇葩正逐渐被世人遗忘。
    起源于马喇梁氏始祖
    梁氏竹编灯笼虽然未被列入重庆市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仍然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居住在马喇镇莲花社区的梁氏家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今年75岁的梁亨琦氏梁氏竹编灯笼的第八代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梁氏竹编灯笼始于马喇梁氏始祖梁邦文。
    据梁亨琦介绍,梁氏的始祖原定居湖南省会同县堡子脚(现会同县堡子镇),经过世代的生息繁衍,梁氏人口越来越多,子孙后代只好四处迁移。现在马喇镇梁氏始祖梁邦文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到当时的酉阳洲鹅湖乡马喇湖炉甑坨(现马喇镇莲花社区)定居的。
    “在马喇湖定居后,在农闲时节,为了生计梁邦文操起了从湖南带过来的祖传竹编灯笼工艺。” 梁亨琦告诉记者,当时在马喇湖存在着一种糍粑灯笼(是一种可折叠的灯笼,折叠合拢后像一块小糍粑),但由于祖传的竹编灯笼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且名声大振。一度时期,湖南、湖北、贵州及周边的秀山、酉阳、彭水等地前来定制梁氏竹编灯笼的客商纷至沓来,在马喇也形成了灯市一条街。
    梁氏竹编灯笼也成了婚嫁用灯、节日用灯、号灯、字灯、花灯、灵堂灯、檐灯、引魂灯的首选。
    可好景不长,这堪称竹编工艺中一绝的梁氏竹编灯笼在1953年就销声匿迹了。尤其在随后的“破四旧”运动中,让梁氏竹编灯笼走到了灭绝的地步。“而此时,梁氏竹编灯笼才传承到第七代,也就是我的父亲梁元达以及叔叔梁元超。” 梁亨琦说。
    乡村文化节重出江湖
    1953年以后梁氏竹编灯笼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眼前,直到2006年梁氏竹编灯笼才重出江湖。
    “梁氏竹编灯笼能得以重出江湖与2006年黔江区举办的首届乡村文化节密不可分。”梁亨琦告诉记者,首届乡村文化节中,马喇镇赫赫有名的向氏花灯要参加演出,而灯笼是向氏花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道具。一直以来,向氏花灯与梁氏竹编灯笼密不可分。
    “当时马喇镇党委、政府就找到了我,希望我为向氏花灯制作灯笼。”梁亨琦告诉记者,当时自己义不容辞的就接下了任务,但当自己动手做的时候才发现在第一个环节技术就过不了关。
    “我学做竹编灯笼的时候才八九岁,虽然有父亲的精心指导,但灯笼上口(灯笼上端的口,是编织灯笼的第一步)始终编织不好。”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当时90岁的父亲梁元达和71岁的哥哥梁亨孝。
    3人合力,花了10天时间,14个直径30公分的灯笼便完成了。通过这次,梁氏竹编灯笼重出江湖在黔江区首届乡村文化节上获得了三等奖,梁亨琦的父亲梁元达作为梁氏竹编灯笼的第七代传人在2010年还被黔江区人民政府授予为“民间艺术大师”。此外,梁亨琦也把灯笼的编织技术完全学到了家。
    尔后的2009年,梁氏竹编灯笼还被运用到濯水古镇开街以及黔江区首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涛故居正式对外开放中作为楼阁的装饰品。
    对原材料要求特别高
    既然是竹编灯笼,竹子当然是该工艺中最终要得原材料。不过,梁氏竹编对竹子的要求特别高,同时砍竹子时规矩也特别的多。
    “梁氏竹编灯笼用的竹子是慈竹,其它的竹子一律不用。”为什么就一定得用慈竹?梁亨琦告诉记者,其一是“慈竹”又名“子母竹”,有仁慈、和善、善良的含义;其二是慈竹比其它竹子的节都长,一节竹子能做一个灯笼。做灯笼的竹子只能用一节,不能用一节以上,因为在编织的时候竹节处很容易断。其三是慈竹比其它竹子的韧性都强。
    只不过这种竹子在黔江虽然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父亲当年做竹编灯笼的时候,为了找到好的慈竹,跑遍了现在的金洞、早化、阿蓬江镇、酉阳等地… …现在做的竹编灯笼所用的慈竹全都是从官渡河砍来的。”梁亨琦告诉记者,找到了慈竹,还得看山势,必须是生长在阳山地带的慈竹才行。因为生长在阴山地带的慈竹见阳光的时间少,韧性差,不适合编织。
    那么在砍伐竹子时又有那些规矩呢?梁亨琦告诉记者,在砍伐竹子之前首先要择黄道吉日,然后为祖先奉贡品跪地祭祖并念秘诀,最后再由传承人抽签,抽得中签者带领三人进山砍竹,据说这样才能保平安。“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这种封建迷信已经被剔除了。”梁亨琦说。
    技艺精湛成“绝活”
    梁氏竹编灯笼的编织工序很多。将慈竹搬回家后,所要做的第一道工序便是用刀劈篾条丝。“别小看这劈篾条的功夫,它可大有讲究。”梁亨琦告诉记者,劈的篾条丝粗细必须均匀,如果不均匀,编织出来的灯笼便是歪的。
    “第二道工序就是编织了,而编织以灯笼上口最为重要。”梁亨琦告诉记者,灯笼上口是最难编织的,它是控制整个灯笼大小和造型的关键部位。在造型上,梁氏竹编灯笼苹果型、冬瓜型等。
    据了解,灯笼上口的大小,梁氏族人以“方”为单位,一“方”所需要的篾条丝为5根,而一般最小的灯笼为12“方”,也就是整个灯笼要用60根粗细均匀的篾条丝。受慈竹竹节的限制,梁亨琦如今做过最大的灯笼为18“方”,用了90根篾条丝,灯笼的直径达到了40厘米。
    做完第二道非常复杂的编织工序,竹编灯笼的毛坯就成型了。后面的工作便是给灯笼贴上皮纸、写字绘画、用桐油制作颜料并上色、晾晒、制作烛台与挂架。就这样,一个精美的梁氏竹编灯笼就诞生了。
    至今已相传了八代人
    梁氏竹编灯笼工艺这朵奇葩已经传了八代人,而梁亨琦正是4位第八代传承中的其中一位。
    梁亨琦告诉记者,梁氏竹编灯笼的第一代传承人是梁邦文,第二代传承人是梁嘉莉,第三代传承人是梁通荣、第四代传承人是梁庆槐、第五代传承人是梁祚绪、第六代传承人是梁永江、第七代传承人是梁元达与梁元超,自己和77岁的哥哥梁亨孝、69岁的弟弟梁亨璞是第八代传承人。
    因祖训有“艺术不传异性”之规定。目前,梁氏竹编灯笼只在梁氏家族中独家流传。
    灯笼技艺面临后继无人
    “要让祖传的竹编灯笼后继有人,必须走传承这条道路。”教师退休的梁亨琦对这一点认识很深刻。不过在传承中,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梁亨琦告诉记者,父亲、哥哥以及自己的年龄都越来越大,自梁氏竹编灯笼重现江湖后,自己就一直在思考这项技艺的传承工作。为了让这项祖上传下来的技艺后继有人,他甚至违背“艺术不传异性”祖训,想将这门技艺传授给女婿邢贵均,只不过一直经营道路运输的邢贵均因为对这门技艺不感兴趣而没能如梁亨琦所愿。
    梁氏祖训有“传男不传女”之规定,自己膝下全是女儿的梁亨琦无奈之下找到了弟弟梁亨璞。梁亨璞虽然是第八代传承人,但他的技术还不过关,梁亨琦想让小自己6岁的弟弟先将全部技术学到家。“通过一年多的传授,目前弟弟劈篾条丝能做到粗细均匀,编织也没什么大问题,只是速度很慢,效率不高。”梁亨琦说。
    不过,梁亨琦还是担心找不到第九代传承。梁亨琦告诉记者,哥哥梁亨孝的儿子、孙子以及弟弟梁亨璞的儿子全在新疆打工,因为无法以制作竹编灯笼为生,所以谁也不愿意学这门手艺。
    据了解,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为重点,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政府已做好了梁氏竹编灯笼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正积极开展非遗申报工作。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灯笼网证实,仅供您参考